196体育在创下连续在轨飞行183天时长新纪录后,3名中国航天员从浩瀚太空安全返回地球家园。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收官,为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中国载人航天朝着星辰大海不断迈进,是中国科技事业勇攀高峰的生动缩影,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的充分体现,也是发展壮大的中国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有力例证。
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解决全球性问题,科技力量是关键,科技开放合作是途径。
习指出:“当今世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紧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新要求。”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共同推进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塑造科技向善理念,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从2000多年前中国诗人屈原在《天问》中遐想星空,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科学家发明天文望远镜打开宇宙观测大门,从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人类太空时代,到今天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空间探索热潮,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求索从未停止。
科技探索的每一次进步,不只拓展人类认知疆界,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大动力。16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几百年里,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超过过去几千年的总和。特别是18世纪以来,几次重大科技革命带来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等多次产业革命,世界发展面貌和格局随之深刻改变。
今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习深刻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环顾全球,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能源技术加速发展将引发全球能源变革,空间和海洋技术正在拓展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疆域。
科技变革带来历史性机遇,抓住机遇需要各国展现智慧、付诸行动。马克思指出:“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充分发挥科技为人类服务的关键作用,具有更加突出的现实紧迫性。
世界经济行稳致远需要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源泉。“力,形之所以奋也”。历史经验表明,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势头正在放缓,不确定性和风险上升,各国经济都面临艰难的“障碍赛”。要跨越种种发展障碍,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武器。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是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推进药物、疫苗、检测方式等领域的国际科研攻关至关重要。面对气候变暖、环境恶化、重大自然灾害频发、能源资源短缺、粮食安全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世界同样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找到有效应对途径。妥善把握科技变革的“双刃剑”效应,本身也是当今时代一大全球挑战,需要各国未雨绸缪、加强协调,共同加强全球科技治理。
人类社会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唯有加强全球科技创新合作,充分发挥科技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作用,才能将创造未来的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科技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也使中国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
然而,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今天,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再次摆在面前,中国深刻汲取历史教训,主动顺应时代潮流,从把握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推进科技创新,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这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实现的重要突破。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5G移动通信技术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这是面向经济主战场贡献的强大动能。85万名科技特派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多项技术成果有力支撑“科技冬奥”,种子研发攻关、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助力粮食安全,这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拿出的解决方案。7天内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14天完成核酸检测试剂研发和审批上市,新冠疫苗快速研发上市,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物垄断,这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提供的关键支撑。各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折射出中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中国创新”“中国智造”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靓丽名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连续第三年位居申请量排行榜首位。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全球排名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十二位。“中国这一世界工厂正在转变为一台庞大的研发机器”“在科技行业发展上,中国与西方国家已步入相互借鉴阶段”“创新和数字化正在释放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中国创新产生了强大的外溢性、示范性,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国际社会空前关注中国科技创新。
中国科技创新的历史性跨越引发深刻思考。德国《焦点》周刊指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迎头赶上的趋势,是实施独一无二、着眼未来的政策的结果。法国席勒研究所研究员佩里莫尼认为,中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
历史性跨越背后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擘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也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多次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一系列科技创新重大举措。新时代中国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之高、政策密度之大、推动力度之强前所未有,形成从指导思想、战略部署到重大行动的完整体系,推动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
历史性跨越的背后是主动开放的有力行动。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习强调:“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新时代中国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让中国日渐成为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地,为持续创新引来源头活水。2021年,仅上海一地就新增外资研发中心25家,折射出中国正成为全球研发高地的新潮流。中国科技企业华为设立的拉格朗日数学计算中心,吸引多位菲尔兹奖得主参与开展前沿理论研究。国际媒体感慨,在这个全球经济“向东转”的世纪,中国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创新热土,吸引着众多重要科研行业的顶尖人才。
茫茫星空,196体育北斗熠熠。从启动建设到跻身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中国北斗孜孜跋涉26年。如今,中国北斗已成为“世界的北斗”。从巴基斯坦的港口管理到泰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从莫桑比克的植保无人机服务到中欧班列的定位导航,北斗在太空为全球发展助力。
中国依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又为在更高水平上促进国际科技合作提供支撑。今天,中国的科技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也越来越需要中国。
“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吸引了世界多个科技大国参与,共同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挑战而努力。2021年4月,中国承担的核心重大部件“PF6线圈”成功完成吊装,这也是ITER超导磁体中已研制成功的重量最大、制造难度最高的超导磁体。欧盟聚变联盟负责人托尼·多内额认为,中国已在很短时间内成为核聚变科学领域的重要力量。
中国已经与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订114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启动53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泛第三极环境研究……中国积极为各国科学家加强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鼓励中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支持在中国境内设立国际科技组织、外籍科学家在中国科技学术组织任职。
被誉为“中国神草”的菌草,帮助发展中国家开辟出脱贫致富和环境保护的新路径。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戈罗卡近郊,家庭主妇扎卡阿博里通过菌草种菇技术在短时间内告别贫困,走上了致富路。仅种菇一项,她的年收入就达1.5万基纳(约合2.7万元人民币),比传统种植咖啡和蔬菜高出10倍还多。“菌草和鲜菇易种植,不需要化肥和农药。”她说,“通过种植蘑菇,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为孩子缴学费、购置新衣物和其他日常用品也不再感到特别困难。”
近年来,中国陆上复杂常规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发电技术和超、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等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的有效对接。中国分别与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中亚、中东欧共建5个国家级区域技术转移平台,启动南亚、东盟青年科学家创新中国行活动,广泛开展技术推介与产业对接,有力推动适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认为,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对国际合作的开放态度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典范,有利于世界各国携手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积极加强科学研究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共享。中国科技部依托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建立起全球共享的新冠病毒信息库,截至今年4月14日,已经收集分享全球范围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1031万余条,为18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3万用户提供了服务,累计下载数据近30亿次。
中国已参与涉及科技的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是促进完善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力量。为提升全球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中国积极为全球知识产权体系、国际技术标准体系和产业技术发展规则的改革完善贡献力量。中国推动国际社会秉持和平、主权、普惠、196体育共治原则,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中国倡导国际社会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积极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科学的种子,是为了人民的收获而生长的。中国坚持不懈推动科技创新,不仅为了满足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也为了造福全人类。随着中国对外科技合作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科技必将为促进全球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在此背景下,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新的创新战略,国际科技竞争空前激烈。
国际科技竞争本是常态,良性竞争既让本国更快更强,也促进世界共同进步。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为垄断自身科技优势,不惜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对其他国家科技发展进行遏制打压,把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执意打造所谓“小院高墙”“平行体系”。这些做法违背科技发展规律,损害全球共同利益。196体育
制造科技割裂,只会阻碍全球科技进步。人类科学史充分证明,开放交流是探索科学前沿的关键路径。今天,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进步更加需要全球合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显示,由不同国家研究人员共同开展的科学合作份额已经从1998年的15%增至2017年的26%。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问世,得益于全球超过200名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实验确认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集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数千名科研人员。作为开展最前沿研究的“超级平台”,各类大科学装置对资金投入要求高,且需要大量非标准设备,多国共建是通行做法。在科学研究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科技创新中心。
强推“科技脱钩”,只会损害全球产业发展。一个底层软件的流畅运行,离不开几千万行代码。一部智能手机的问世,集合了芯片、摄像头、高端机床、模具制造等各种精细工艺。高科技产业分工日趋复杂,高度依赖全球协同,搞“脱钩”“断链”只会造成一损俱损。近年来,美国打压封杀中国科技企业华为,让华为的全球供应商蒙受巨大损失,欧洲芯片巨头意法半导体一度将实现收入目标的时间表推迟,高通、美光等美国芯片大厂也受损严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全球“科技脱钩”将使全球经济产出“减少一个数量级”,部分国家可能因技术分化损失约5%的国内生产总值。
垄断科技优势,只会拉大全球发展鸿沟。科技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应成为埋在山洞里的宝藏,更不应成为限制、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当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南北差距继续拉大,具有科技优势的国家理应更重视以技术合作弥合发展鸿沟,而不应反其道而行之,对发展中国家搞知识封锁。历史一再证明,知识的扩散有其内在动力,创意的流动无法阻挡,试图垄断科技优势只会封闭自己。早在70多年前,奠定二战后美国科学政策基石的范内瓦·布什就在《科学:无尽的前沿》中指出,科学信息的广泛传播“可以很容易带来更多的进步”,限制政策“会阻碍我们自身的进步”。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最强的智,是众智;最大的力,是合力”“创新需要‘开窗’,而非‘建墙’”……来自全球科技界的声音,反映了加强交流合作的迫切愿望。
面对蓬勃发展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真正发挥科技创新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必须坚持开放包容,加强各领域、各层次国际科技合作,实现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协同增效;必须坚持互惠共享,让科技进步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为持续创新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切实尊重每个国家的平等发展权利,反对一切歧视性、垄断性做法,反对在科技领域拉帮结派搞“小圈子”。
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曾说,科学无国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人类命运休戚与共,深化科技开放合作,共享科技创新成果,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人类家园,这是各国面向未来的唯一正确选择。
在个别国家频频对中国科技进行封锁打压的背景下,中国能否稳步推进科技事业发展,能否继续以开放姿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历史往往蕴含着解答现实疑惑的线年,中国政府曾向纽约联合国总部赠送一件特殊的礼物——“成昆铁路”雕刻。这条铁路与美国“阿波罗”登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196体育被联合国并称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三大奇迹”。
成昆铁路沿线地质结构复杂,外国专家曾将之视为修路禁区,甚至断言即使铁路建成也将是“一堆废铁”。196体育半个多世纪前,面对外界重重质疑和西方对隧道盾构机等产品的技术封锁,上万名中国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会战攻关,数十万建设者靠着铁锤、炸药和风枪,在崇山峻岭间挖出427座隧道,架起991座桥梁。全长近1100公里的成昆铁路,创下18项中国铁路之最、13项世界铁路之最,荣获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新中国科技进步史就是一部自立自强的奋斗史。曾担任中央科学小组组长的在回顾中国科技发展经验时指出:“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我们这个自力更生的方针,应当说是逼出来的,是一件大好事。”面对外部技术封锁和打压,中国人发展科技事业的信心与意志从来没有动摇。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再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发展科技事业的坚定信心始终如一。从“两弹一星”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再到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中国科技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不断赓续壮大。
习强调:“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面对不断升级的外部打压,中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智慧和精神力量,自觉将自力更生作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将自主创新作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把发展的主动权、把国家的安全与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正处于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创新最活跃的时期,实现科技强国梦想是大势所趋,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确立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审时度势的战略谋划为中国科技发展指明方向。从编制发布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到制定“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和科技强国行动纲要,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劲牵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经济实力不断跃升带来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利于新技术快速迭代的巨大市场容量,规模与质量不断提升的人才队伍,市场主体不断增强的研发能力……各种积极因素的集聚,为中国朝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不断迈进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致力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不是要关起门来搞研发。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是辩证统一的。自立自强意味着在国际舞台上以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同各国相处,是进行开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习深刻指出:“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着眼未来,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强化创新伙伴关系,与各国携手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
目前,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成自宜高铁项目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大大压缩成都至昆明的车程。曾遭西方技术封锁的盾构机,早已成为中国高端制造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占据全球2/3的市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无论一些外部势力如何编织科技铁幕、加码技术封锁、竖起科技高墙,都不可能阻挡中国人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步伐。
今天,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将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坚定不移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今年,中国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中国已经与联合国共同遴选首批空间站应用项目,肯尼亚、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秘鲁等国即将借助中国空间站迈出空间探索的新步伐,中国科技助力人类文明进步正不断迈上新高度。
科技创新的前沿永无止境,科技创新的前景鼓舞人心。展望未来,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超越疆域局限和人为藩篱,共同推进科技开放合作,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